打造美丽乡村
信息发布者:新农友人 2020-11-10 08:17:54 转载
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是人类共有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以“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为方向,以省、市、县三级示范为途径,采取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和以奖促治的办法,通过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模式带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了“产业带动型、文化传承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旅游型、环境治理型、村企联创型、古村保护型、党建统领型”八大示范模式,涌现出了潞州区南村,上党区振兴村、东掌村,屯留区崔蒙村,襄垣县强计村等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典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发展态势,为全域旅游和美丽幸福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全面展示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新探索、新经验、新亮点,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本报推出“美丽乡村建设”八大模式系列报道,以权威媒体视角,全面展现我市各地依托生态、产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在建设“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为推动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近年来,我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实在在为农村想出路、立产业、改面貌,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越来越多“不敢想”“有奔头”的“好事情”在这片热土上轮番上演——
鱼米之乡,重农固本。长治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承着神农氏尝百草的农耕文明。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米粮川”之称。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绿色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狠抓落实,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太行山区广袤的农村,感受丰收的喜悦,领悟绿地胜金的嬗变。
创新模式农业形成循环产业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根本。如何增加致富渠道,让农民家底儿越来越厚?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实践,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围绕农特产品,瞄准靶心,精准发力。
在长子县石哲镇西汉村,一个沼气工程串起了村里的所有种养产业,昔日荒废的土地又恢复了生机。错落的果园、整齐的牛圈、成片的大棚,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在这片示范区里初具雏形。
此时,一车经过加工的秸秆作为青贮饲料倒入饲料池,上千头肉牛正吃得津津有味,循环农业模式也从这里悄然开启:牛粪和秸秆用于生产沼气,所产沼气作为村民日常用气和冬季取暖,沼渣与沼液成为示范区蔬菜大棚基地的有机肥料。
西汉村村委会主任闫建光说,该村形成了养殖场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大型沼气池-农户用气-并网发电-高效有机肥-周边蔬菜大棚绿色农产品种植的循环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农牧结合、种养高效、沼气利用、有机肥还田环环相扣的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该模式涉及石哲镇西汉村、吕村、慕容3个村,受益总户数111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总人口3432人,其中贫困人口77人;示范面积3860亩,包括设施蔬菜等1860亩、露地蔬菜1000亩、玉露香梨1000亩。自北向南被依次划分为生态大棚种植区、晋西牧业养殖区、绿野新能源规划区、村民连片居住区。其中,由绿野新能源实施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28.8万吨、干鲜秸秆4.15万吨,年产沼气800多万立方米,每年直接施用农田1万亩,可加工液肥2.06万吨,加工有机肥3.03万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零排放、有机、生态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人无骨而不立,业无骨而不兴。”奔跑在产业振兴道路上的西汉村,正是以科学布局为骨,挺起了“产业振兴”的脊梁。
“发展产业不仅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更是奔小康的长久之计。”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程江波告诉记者,“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两者的共通点旨在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而消除贫困,必须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市委、市政府把握政策要求、立足自身特点,在乡村振兴目标的引领下,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
设施农业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
振兴农村经济,如何实现深刻的产业革命?
首先是来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种什么?就是要把市场需要什么、本地能产出什么、什么产品效益最好作为调整方向。
全面改进传统种植模式,把农户单纯的玉米种植模式调整为大力发展高产值的特色经济作物上来。
上党区苏店镇东贾村几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脏乱村、落后村。而如今,村民们的年人均收入已超过20000元,比之前增加10倍还多。村子整洁文明,管理民主,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1月5日,东贾村连片成群的几百座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在采摘辣椒、西葫芦、西红柿等蔬菜,这里每天要向周边菜市场运送100多吨蔬菜。
“我们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东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雪亮介绍说。东贾村地处丘陵地带,村民们世世代代以种植玉米为生,2008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东贾村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在农业产业及农产品供应链上动起了脑筋。
2010年,陈雪亮带领100多名村民前往山东寿光,参观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并聘请寿光的技术人员到东贾村传授大棚种植技术。“真是大开眼界,同样一亩地,跟人家的收入一比,我们简直就是白干。”东贾村村民王忠斌说。
山东寿光参观归来,村民们的热情被点燃。“建大棚时,村里家家户户出劳力,当年就修了102座大棚,包给了100多户村民。”陈雪亮说,如今,东贾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了500座蔬菜大棚,种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现在的东贾村家家户户有大棚,一箱箱蔬菜被搬上车,运往城里,无论什么季节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他们依托村里红都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蔬菜种植的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供种苗、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管理以及统一销售。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凝聚起蓬勃的发展活力,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以合作促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模式,增强了农民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将“小蔬菜”做成了“大产业”。
陈雪亮告诉记者,为把蔬菜产业做优做特,延伸农业产业链,东贾村的冷链物流项目和仓储项目正在建设中,下一步可以进行蔬菜深加工,比如制作西红柿酱、腌黄瓜,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还能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能人带动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挥好能人的带动作用,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一个能人树立一个榜样,一个能人带动一方群众。
近年来,我市建立起乡村“能人库”,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培养,挖掘本地的经济能人、科技达人、致富能手和优势农户,引进鼓励外地企业家和本地在外成功人士创办田园综合体,动员退伍军人创办经济实体,让这些有雄厚经济实力、实用致富技术、擅长市场销售的经济能人,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带动群众致富,实现“乡乡有基地、村村有产业、人人有活干”的生动局面。
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地处偏僻,条件落后,原来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山区贫困村。全村260户720人,贫困人口119户250人。该村到县城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村民却要绕道近20公里,出村路最宽处不足1.5米。2011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
几年间,刘寨村通过“村集体经济+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乡贤人才,成立了新天地、新世纪两个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蔬菜、旱地蔬菜和小杂粮种植。村里先后筹资400多万元,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10座,春秋式蔬菜大棚88座,观光大棚10座,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在经营过程中,村委按“大棚所有权归村集体,使用权归合作社,收益权归村集体”的思路,由合作社集中管理,能人大户技术带动指导,贫困户优先承包,无承包能力的优先到大棚务工。同时,还发展了旱地蔬菜300多亩,无公害小杂粮250多亩。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直接带动100余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实现了户均1亩旱地蔬菜,1户贫困户一座蔬菜大棚,户均1名产业工人。在2016年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收入达到5100元。
2018年,刘寨村仅大棚蔬菜种植一项收入就达到300万元,产品直供上海等城市的大型超市,并改变了周边村500多户农民的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率。建成小杂粮加工厂、醋厂、豆腐坊、酒坊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逐步形成集蔬菜、花卉、小杂粮等多产业种植、采集、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还建成规模化养羊场、养牛场和一座100KW光伏发电站,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市场销售和网上销售同步进行的目标,走出了“传统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个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像注入躯体的血液,激活了人心,启发了民智。
广袤农村,日新月异。这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在太行山区如同一幅画卷正徐徐展开。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